249年,朱然病逝,朱績承襲家業,拜為平魏將軍,樂鄉督。明年,曹魏將領王昶率軍攻打江陵,不克而撤退。朱績與諸葛融書信道:“昶遠來疲困,馬無所食,力屈而走,此天助也。今追之力少,可引兵相繼,吾欲破之于前,足下乘之于后,豈一人之功哉,宜同斷金之義。(王昶遠道而來感到疲困,馬無糧可食,沒有辦法而撤走,此實在是天助我們,F今追弱少的他們,可率兵追殺,我想在前攻破他們,你可在后乘勢追擊,豈會是一人之功呢,宜一起有斷金之義。)”諸葛融答應朱績。朱績率兵追殺王昶至紀南,此地離城三十里,朱績先到與敵戰得勝,諸葛融卻沒有推進,朱績最后也因而失利,被王昶用計大敗,鐘離茂、許旻被斬。
孫權對朱績大為嘉許,責怒諸葛融,諸葛融之兄大將軍諸葛恪身為貴胄,所以諸葛融得而不被廢棄。起初,朱績與諸葛恪、諸葛融已不太喜歡對方,直至今次事件,仇怨更深。252年,朱績遷為鎮東將軍。明年春天,諸葛恪進攻新城,要求朱績一起合力,但卻要他留置半州,命諸葛融兼領其任。冬天,諸葛恪、諸葛融被殺害,朱績逐回到樂鄉,被授假節。五鳳年間,朱績改回父親朱然本姓,名為施績。257年,拜為驃騎將軍。
后孫綝執掌朝政,大臣們互相差疑,施績怕東吳會有擾亂,而曹魏又會乘機挑釁,便秘密書予蜀漢結交,講述為怕被并吞的憂慮。蜀便派右將軍閻宇率五千兵到白帝城防守,等待施績的消息。永安初年,遷為大將軍、都護督,由巴丘北上至西陵。264年,拜為左大司馬,于270年逝世。
后孫綝執掌朝政,大臣們互相差疑,施績怕東吳會有擾亂,而曹魏又會乘機挑釁,便秘密書予蜀漢結交,講述為怕被并吞的憂慮。蜀便派右將軍閻宇率五千兵到白帝城防守,等待施績的消息。永安初年,遷為大將軍、都護督,由巴丘北上至西陵。264年,拜為左大司馬,于270年逝世。